周易正义查询

 干下艮上

大畜:利贞。不家食,吉。利涉大川。

疏 正义曰:谓之「大畜」者,干健上进,艮止在上,止而畜之,能畜止刚健,故曰「大畜」。《彖》云:「能止健,大正」也。是能止健,故为大畜也。小畜则巽在干上,以其巽顺,不能畜止干之刚,故云小畜也。此则艮能止之,故为大畜也。「利贞」者,人能止健,非正不可,故「利贞」也。「不家食吉」者,己有大畜之资,当须养顺贤人,不使贤人在家自食,如此乃吉也。「利涉大川」者,丰则养贤,应於天道,不忧险难,故「利涉大川」。

《彖》曰:大畜,刚健笃实,辉光日新其德。

凡牧既厌而退者,弱也;既荣而陨者,薄也。夫能「辉光日新其德」者,唯「刚健笃实」也。

疏 正义曰:言「大畜刚健笃实」者,此释大畜之义,「刚健」谓干也。干体刚性健,故言「刚健」也。「笃实」,谓艮也。艮体静止,故称「笃实」也。「辉光日新其德」者,以其刚健笃实之故,故能辉耀光荣,日日增新其德。若无刚健,则劣弱也,必既厌而退。若无笃实,则虚薄也,必既荣而陨,何能久有辉光,日新其德乎?○注「凡物既厌」至「刚健笃实也」。○正义曰:「凡物既厌而退者,弱也」者,释《经》「刚健」也。若不刚健,则见厌被退。能刚健,则所为日进,不被厌退也。「既荣而陨者薄也」者,释《经》「笃实」也。凡物暂时荣华而即损落者,由体质虚薄也。若能笃厚充实,则恒保荣美,不有损落也。

刚上而尚贤,

谓上九也。处上而大通,刚来而不距,「尚贤」之谓也。

疏 「刚上而尚贤」。○正义曰:「刚上」谓上九也。干刚向上,上九不距,是贵尚贤也。○注「谓上九」至「尚贤之谓也」。○正义曰:「谓上九也」者,言上九之德,见干之上进而不距逆,是贵「尚贤」也。「处上而大通」者,释上九「何天之衢亨」,是处上通也。既处於上,下应於天,有大通之德也。「刚来而不距」者,以有大通,既见干来而不距逆,是「尚贤」之义也。

能止健,大正也。

健莫过干而能止之,非夫「大正」,未之能也。

疏 正义曰:释「利贞」义。所以艮能止干之健者,德能大正,故「能止健」也。

不家食吉,养贤也。利涉大川,应乎天也。

有大畜之实,以之养贤,令贤者不家食,乃吉也。「尚贤」制健,「大正」应天,不忧险难,故「利涉大川」也。

疏 「不家食吉」至「应乎天也」。○正义曰:「不家食吉,养贤」者,释「不家食吉」,所以不使贤者在家自食而获吉也。以在上有「大畜」之实,养此贤人,故不使贤者在家自食也。「利涉大川应乎天」者,以贵尚贤人,大正应天,可逾越险难,故「利涉大川」也。○注「有大畜之实」至「利涉大川也」。○正义曰:「尚贤制健」者,谓上九刚来不距,「尚贤」之谓也。艮能畜刚,「制健」之谓也。故上《经》云:「刚上而尚贤」。王《注》云:「谓上九也。」又云:「能止健,大正也。」王《注》云:「健莫过干,而能止之,非夫大正,未之能也。」则是全论艮体。「明知尚贤」,谓上九也。「制健」谓艮体也。「大正应天」者,谓艮也。故前文云:「能止健,大正也。」止健是艮也,应天者,上体之艮,应下体之干,故称「应天」也。此取上卦、下卦而相应,非谓一阴一阳而相应也。

《象》曰:天在山中,大畜。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,以畜其德。

物之可畜於怀,令德不散,尽於此也。

疏 「《象》曰」至「以畜其德」。○正义曰:「天在山中」者,欲取德积於身中,故云「天在山中」也。「君子以多识前言,往行以畜其德」者,君子则此「大畜」,物既「大畜」,德亦「大畜」,故多记识前代之言,往贤之行,使多闻多见,以畜积己德,故云「以畜其德」也。○注「物之可畜」至「尽於此也」。○正义曰:物之可畜於怀,令其道德不有弃散者,唯贮藏「前言往行」於怀,可以令德不散也。唯此而已,故云「尽於此也」。

初九,有厉利巳。

四乃畜巳,未可犯也。故进则有厉,已则利也。

疏 正义曰:初九虽有应於四,四乃抑畜於己。己今若往,则有危厉。唯利休巳,不须前进,则不犯祸凶也。故《象》云:「不犯灾也。」

《象》曰:有厉利巳,不犯灾也。

处健之始,未果其健者,故能利巳。

九二,舆说輹。

五处畜盛,未可犯也。遇斯而进,故「舆说輹」也。居得其中,能以其中不为冯河,死而无悔,遇难能止,故「无尤」也。

疏 正义曰:九二虽与六五相应,「五处畜盛,未可犯也」。若遇斯而进,则舆说其輹,车破败也。以其居中,能遇难而止,则无尤过,故《象》云「中无尤」也。以其居中能自止息,故「无尤」也。此「舆说輹」,亦假像以明人事也。

《象》曰:舆说輹,中无尤也。

九三,良马逐,利艰贞。曰:闲舆卫,利有攸往。

凡物极则反,故畜极则通。初二之进,值於畜盛,故不可以升。至於九三,升於上九,而上九处天衢之亨,途径大通,进无违距,可以驰骋,故曰「良马逐」也。履当其位,进得其时,在乎通路,不忧险厄,故「利艰贞」也。闲,阂也。卫,护也。进得其时,虽涉艰难而无患也,舆虽遇闲而故卫也。与上合志,故「利有攸往」也。

疏 正义曰:「九三良马逐」者,「初二之进,值於畜盛」,不可以升。「至於九三,升於上九,而上九处天衢之亨,途径大通,进无违距」,故九三可以良马驰逐也。「利艰贞」者,「履当其位,进得其时,在乎通路,不忧险厄」,故宜利艰难而贞正也。若不值此时,虽平易守正而尚不可,况艰难而欲行正乎?「曰闲舆卫」者,进得其时,涉难无患,虽曰有人欲闲阂车舆,乃是防卫见护也,故云「曰闲舆卫」也。「利有攸往」者,与上合志,利有所往,故《象》曰「上合志」也。 《象》曰:「利有攸往」,上合志也。

六四,童牛之牿,元吉。

处艮之始,履得其位,能止健初,距不以角,柔以止刚,刚不敢犯。抑锐之始,以息强争,岂唯独利?乃将「有喜」也。

疏 正义曰:「童牛之牿」者,处艮之始,履得其位,能抑止刚健之初。距此初九,不须用角,故用童牛牿止其初也。「元吉」者,柔以止刚,刚不敢犯,以息彊争所以大吉而有喜也,故《象》云「元吉,有喜也。」

《象》曰:六四元吉,有喜也。

六五,豮豕之牙,吉。

豕牙横猾,刚暴难制之物,谓二也。五处得尊位,为畜之主。二刚而进,能豮其牙,柔能制健,禁暴抑盛,岂唯能固其位,乃将「有庆」也!

疏 「《象》曰」至「豮豕之牙吉」。○正义曰:「豮豕之牙」者,豕牙谓九二也。二既刚阳,似豕牙之横猾。九二欲进,此六五处得尊位,能豮损其牙,故云「豮豕之牙」。柔能制刚,禁暴抑盛,所以「吉」也。非唯独吉,乃终久有庆。故《象》云「六五之吉,有庆也」。○注「豕牙横猾」至「将有庆」。○正义曰:「能豮其牙者,观注意则豮是禁制损去之名褚氏云:「豮除也。除其牙也。然豮之为除,《尔雅》无训。案《尔雅》云:「坟,大防。」则坟是隄防之义。此「豮其牙」,谓防止其牙。古字假借,虽豕傍土边之异,其义亦通。「豮其牙」,谓止其牙也。

《象》曰:六五之吉,有庆也。

上九,何天之衢,亨。

处畜之极,畜极则通,大畜以至於大亨之时。何,辞也,犹云何畜,乃天之衢亨也。

疏 正义曰:「何天之衢亨」者,何谓语辞,犹云「何畜」也。处畜极之时,更何所畜?乃天之衢亨,无所不通也。故《象》云:「何天之衢,道大行也」。何氏云:「天衢既通,道乃大亨。」

《象》曰:何天之衢,道大行也。

 

六十四卦表

天火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