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集解查询

 《序卦》曰:物畜然后有礼,故受之以履。

崔憬曰:履,礼也。物畜不通,则君子先懿文德,然后以礼导之,故言「物畜物后有礼」也。

 

  (兌下干上) 履

履虎尾,不咥人。亨,利贞。

虞翻曰:谓变讼初为兌也。与谦旁通。以坤履干,以柔履刚,谦坤为虎,艮为尾,干为人,干兌乘谦,震足蹈艮,故「履虎尾」。兌说而应虎口,与上绝,故「不咥人」。刚当位,故通。俗儒皆以兌为虎,干履兌,非也。兌刚卤,非柔也。

 

《彖》曰:履,柔履刚也。

虞翻曰:坤柔干刚,谦坤籍干,故「柔履刚」。

荀爽曰:谓三履二也。二五无应,故无元。以干履兌,故有通。六三履二非和正,故云「利贞」也。

 

说而应乎干,

虞翻曰:说,兌也。明兌不履干,故言应也。

《九家易》曰:动来为兌为应上,故曰「说而应乎干」也。以喻一国之君,应天子命以临下。承上以巽,据下以说,其正应天,故虎为之「不咥人」也。

 

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。亨。

《九家易》曰:虎尾,谓三也。三以说道履五,之应上顺於天,故「不咥人,亨」也。能巽说之道,顺应於五,故虽践虎,不见咥噬也。太平之代,虎不食人,亨谓於五也。

 

刚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

虞翻曰:刚中正,谓五。谦震为帝。五,帝位,坎为疾病,干为大明。五履帝位,坎象不见。故「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」。

 

《象》曰:上天下泽,履。君子以辩上下,定民志。

虞翻曰:君子,谓干。辩,別也。干天为上,兌泽为下。谦坤为民,坎为志。谦时坤在干上,变而为履。故「辩上下,定民志也」。

 

初九:素履,往无咎。

虞翻曰:应在巽,为白,故「素」。履四失位,变往得正,故「往无咎」。初已得正,使四独变,在外称往。《象》曰:「独行愿也」。

 

《象》曰:素履之往,独行愿也。

荀爽曰:初九者,潜位。隐而未见,行而未成。素履者,谓布衣之士,未得居位,独行礼义,不失其正,故「无咎也」。

 

九二:履道坦坦,幽人贞吉。

虞翻曰:二失位。变成震,为道、为大涂,故「履道坦坦」。讼时二在坎狱中,故称幽人。之正得位,震出兌说,幽人喜笑,故「贞吉」也。

 

《象》曰:幽人贞吉,中不自乱也。

虞翻曰:虽幽讼狱中,终辩得正,故「不自乱」。

 

六三:眇而视,跛而履,

虞翻曰:离目不正,兌为小,故「眇而视」。视上应也。讼坎为曳。变震时,为足。足曳,故跛而履。俗儒多以兌刑为跛,兌折震足,为刑人见刑断足者,非为跛也。

 

履虎尾,咥人,凶。

虞翻曰:艮为尾,在兌下,故「履虎尾」。位在虎口中,故「咥人凶」。既跛又眇,视步不能,为虎所啮,故「咥人凶」。《象》曰:「位不当也」。

 

武人为于大君。

虞翻曰:干象在上,为武人。三失位,变而得正,成干。故曰「武人为于大君」。志刚也。

 

《象》曰:眇而视,不足以有明也。跛而履,不足以与行也。

侯果曰:六三,兌也。互有离巽,离为目,巽为股。体俱非正,虽能视,眇目者也。虽能履,跛足者也。故曰「眇能视,不足以有明。跛能履,不足以与行」。是其义也。

 

咥人之凶,位不当也。

案:六三为履卦之主。体说应干,下柔上刚,尊卑合道,是以「履虎尾,不咥人,通」。今于当爻以阴处阳,履非其位,互体离兌,水火相刑。故独唯三被咥,凶矣。

 

武人为于大君,志刚也。

案:以阴居阳,武人者也。三互离爻,离为响明,为於大君,南面之象,与干上应,故曰「志刚」。

 

九四:履虎尾,愬愬,终吉。

虞翻曰:体与下绝,四多惧,故「愬愬」。变体坎,得位,承五应初,故终吉。《象》曰:「志行也」。

 

《象》曰:愬愬终吉,志行也。

侯果曰:愬愬,恐惧也。履乎兌主,履虎尾也。逼近至尊,故恐惧。以其恐惧,故「终吉」也。执乎枢密,故「志行」也。

 

九五:夬履,贞厉。

虞翻曰:谓三。上已变,体夬象,故「夬履」。四变五,在坎中也,为上所乘,故「贞厉」。《象》曰:「位正当也」。

 

《象》曰:夬履贞厉,位正当也。

干宝曰:夬,决也。居中履正,为履贵主。万方所履,一决於前,恐决失正,恒惧危厉。故曰「夬履贞厉,位正当也」。

 

上九:视履,考详其旋,元吉。

虞翻曰:应在三,三先视上,故上亦视三。故曰「视履考详」矣。考,稽。详,善也。干为积善,故「考详」。三上易位,故「其旋元吉」。《象》曰:「大有庆也」。

 

《象》曰:元吉在上,大有庆也。

卢氏曰:王者履礼於上,则万方有庆於下。

 

六十四卦表

天火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