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集解查询

《序卦》曰:物不可以苟合而已,故受之以贲,贲者饰也。

崔憬曰:言物不可苟合於刑,当须以文饰之,故受之以贲。

 

  离下艮上

贲,亨。

虞翻曰:泰上之干二,干二之坤上,柔来文刚,阴阳交,故亨也。

 

小利有攸往。

虞翻曰:小谓五。五失正,动得位。体离,以刚文柔。故「小利有攸往」。

郑玄曰:贲,文饰也。离为日,天文也。艮为石,地文也。天文在下,地文在上,天地二文,相饰成贲者也。犹人君以刚柔仁义之道饰成其德也。刚柔杂,仁义合,然后嘉会礼通,故亨也。卦互体坎艮,艮止于上,坎险於下,夹震在中,故不利大行,小有所之,则可矣。

 

《彖》曰:贲亨,柔来而文刚,故亨。分刚上而文柔,故小利有攸往。

荀爽曰:此本泰卦。谓阴从上来,居干之中,文饰刚道,交於中和,故亨也。分干之二,居坤之上,上饰柔道,兼据二阴故小利有攸往矣。

 

天文也。

虞翻曰:谓五。利变之正,成巽,体离。艮为星,离日坎月,巽为高。五天位。离为文明,日月星辰,高丽於上,故称天之文也。

 

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

虞翻曰:人谓三。干为人。文明,离。止,艮也。震动离明。五变据四,二五分则止文三,故以三为人文也。

 

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。

虞翻曰:日月星辰为天文也。泰震春,兌秋。贲坎冬,离夏。巽为进退,日月星辰,进退盈缩,谓朓侧朏也。历象在天成变,故「以察时变」矣。

 

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

虞翻曰:泰干为人。五上动*,体既济。贲离象,重明丽正,故「以化成天下」也。

干宝曰:四时之变,县乎日月;圣人之化,成乎文章。观日月而要其会通,观文明而化成天下。

*注:原文作「五二动」。

 

《象》曰:山下有火,贲。

王廙曰:山下有火,文相照也。夫山之为体,层峰峻岭,峭崄参差。直置其形,已如雕饰。复加火照,弥见文章。贲之象也。

 

君子以明庶政,无敢折狱。

虞翻曰:君子谓干。离为明,坤为庶政,故「明庶政」。坎为狱,三在狱得正,故「无敢折狱」。噬嗑四不正,故「利用狱」也。

 

初九:贲其趾,

虞翻曰:应在震,震为足,故「贲其趾」也。

 

舍车而徒。

虞翻曰:应在艮。艮为舍,坎为车;徒,步行也。位在下,故「舍车而徒」。

 

《象》曰:舍车而徒,义弗乘也。

崔憬曰:刚柔相交,以成饰义者也。今近四弃於二比,故曰「舍车」。车士大夫所乘,谓二也。四乘於刚,艮止其应,初全其义,故曰「而徒」。徒,尘贱之事也。自饰其行,故曰「贲其趾」。趾,谓初也。

王肃曰:在下,故称趾。既舍其车,又饰其趾,是徒步也。

 

六二:贲其须。

《象》曰:贲其须,与上兴也。 

侯果曰:自三至上,有颐之象也。二在颐下,须之象也。二无其应,三亦无应,若能上承於三,与之同德,虽俱无应,可相与而兴起也。

 

九三:贲如濡如,永贞吉。

《象》曰:永贞之吉,终莫之陵也。

虞翻曰:有离之文以自饰。故曰「贲如」也。有坎之水以自润,故曰「濡如」也。体刚履正,故「永贞吉」。与二同德,故「终莫之陵」也。

 

六四:贲如皤如,白马翰如,匪寇婚媾。

王弼曰:有应在初。三为寇难,二志相感,不获交通。欲静则失初之应,欲进则惧三之难,故或饰或素。内怀疑惧,鲜絜其马,翰如以待。虽履正位,未果其志。匪缘寇隔,乃为婚媾,则终无尤也。

陆绩曰:震为马,为白,故曰「白马翰如」。

案:皤亦白,素之貌也。

 

《象》曰:六四,当位疑也。

案:坎为盗,故疑。当位乘三,悖礼难饰,应初远阳,故曰「当位疑也」。

 

匪寇婚媾,终无尤也。

崔憬曰:以其守正待应,故「终无尤也」。

 

六五:贲于丘园,束帛戋戋,吝。终吉。

虞翻曰:艮为山。五半山,故称丘;木果曰园,故「贲于丘园」也。六五失正,动之成巽。巽为帛、为绳。艮手持,故「束帛」。以艮断巽,故「戋戋」。失位无应,故「吝」。变而得正,故「终吉」矣。

 

《象》曰:六五之吉,有喜也。

荀爽曰:艮,山。震,林。失其正位,在山林之间,贲饰丘陵,以为园圃,隐士之象也。五为王位,体中履和,勤贤之主,尊道之君也。故曰「贲于丘园,束帛戋戋」。君臣失正,故「吝」。能以中和饰上成功,故「终吉」而「有喜也」。

虞翻曰:五变之阳,故有喜。凡言喜庆,皆阳爻。束帛戋戋,委积之貌。

案:六五离爻,离为中女。午为蚕丝,束帛之象。

 

上九:白贲,无咎。

虞翻曰:在巽上,故曰「白贲」。乘五,阴变而得位,故「无咎」矣。

 

《象》曰:白贲无咎,上得志也。

干宝曰:白,素也。延山林之人,采素士之言,以饰其政,故「上得志」也。

虞翻曰:上之五得位,体成既济,故曰「得志」。坎为志也。

 

六十四卦表

天火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