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程传查询

未济 坎下离上
未济,《序卦》:物不可穷也,故受之以未济终焉。既济矣,物之穷也。物穷而不变,则无不已之理。易者,变易而不穷也。故既济之后,受以未济而终焉。未济,则未穷也。未穷,则有生生之义。为卦离上坎下,火在水上,不相为用,故为未济。
未济,亨。小狐汔*济,濡其尾,无攸利。
未济之时,有亨之理。而卦才,复有致亨之道,唯在慎处。狐能度水,濡尾则不能济。其老者多疑畏,故履冰而听,惧其陷也。小者则未能畏慎,故勇於济,汔当为仡,壮勇之状。书曰:仡仡勇。夫小狐,果於济则濡其尾,而不能济也。未济之时,求济之道,当至慎则能亨;若如小狐之果,则不能济也。既不能济,无所利矣。
注*汔:ㄑ一ˋ接近,几乎
彖曰:未济亨,柔得中也;
以卦才言也。所以能亨者,以柔得中也。五以柔居尊位,居刚而应刚,得柔之中也,刚柔得中,处未济之时,可以亨也。
小狐汔济,未出中也;
据二而言也。二以刚阳居险中,将济者也。又上应於五,险非可安之地。五有当从之理,故果於济如小狐也,既果於济,故有濡尾之患,未能出于险中也。
濡其尾,无攸利,不续终也,
其进锐者,其退速。始虽勇,於济不能继续,而终之无所往而利也。
虽不当位,刚柔应也。
虽阴阳不当位,然刚柔皆相应,当未济而有与,若能重慎,则有可济之理。二以汔济,故濡尾也。卦之诸爻,皆不得位,故为未济。杂卦云;未既,男之穷也。谓三阳皆失位也。斯义也,间之成都隐者。
象曰:火在水上,未济,君子以慎辨物居方。
水火不交,不相济为用,故为未济。火在水上,非其处也。君子观其处不当之象,以慎处於事物,辨其所当,各居其方,谓止于其所也。
初六,濡其尾,吝。
六以阴柔在下,处险而应四,处险则不安其居,有应则志行於上,然已既阴柔,而四非中正之才,不能援之以济也。兽之济水,必揭其尾,濡则不能济。濡其尾,言不能济也。不度其才力,而进终不能济,可羞吝也。
象曰:濡其尾,亦不知极也。
不度其才力,而进至於濡尾,是不知之极也。
九二,曳其轮,贞吉。
在他卦,九居二为居柔得中,无过刚之义也。於未济,圣人深取卦象以为戒,明事上恭顺之道。未济者,君道艰难之时也。五以柔处君位,而二乃刚阳之才,而居相应之地,当用者也。刚有陵柔之义,水有胜火之象,方艰难之时,所赖者才臣耳。尤当尽恭顺之道,故戒曳其轮,则得正而吉也。倒曳其轮,杀其势,缓其进,戒用刚之过也。刚过则好犯上,而顺不足。唐之郭子仪、李晟,当艰危未济之时,能极其恭顺,所以为得正,而能保其终吉也。於六五则言,其贞吉光辉,尽君道之善。於九二则戒其恭顺,尽臣道之正,尽上下之道也。
象曰:九二贞吉,中以行正也。
九二得正而吉者,以曳轮而得中道,乃正也。
六三,未济,征凶,利涉大川。
未济,征凶,谓居险,无出险之用而行则凶也。必出险,而后可征。三以阴柔不中正之才而居险,不足以济,未有可济之道。出险之用而征,所以凶也。然未济有可济之道,险终有出险之理。上有刚阳之应,若能涉险而往从之,则济矣。故利涉大川也。然三之阴柔,岂能出险而往,非时不可,才不能也。
象曰:未济征凶,位不当也。
三征则凶者,以位不当也。谓阴柔不中正,无济险之才也。若能涉险以从应则利矣。
九四,贞吉,悔亡,震用伐鬼方,三年有赏于大国。
九四阳刚,居大臣之位。上有虚中明顺之主,又已出于险,未济已过中矣,有可济之道也。济天下之艰难,非刚健之才不能也。九虽阳而居四,故戒以贞固则吉而悔亡,不贞则不能济,有悔者也。震,动之极也。古人之用力之甚者,伐鬼方也,故以为义。力勤而远伐,至于三年,然后成功,而行大国之赏,必如是乃能济也。济天下之道,当贞固如是。四居柔,故设此戒。
象曰:贞吉悔亡,志行也。
如四之才,与时合而加以贞固,则能行其志,吉而悔亡,鬼方之伐,贞之至也。
六五,贞吉无悔,君子之光,有孚,吉。
五文明之主,居刚而应刚,其处得中,虚其心而阳为之辅。虽以柔居尊,处之至正至善,无不足也。既得贞正,故吉而无悔。贞其固,有非戒也。以此而济,无不济也。五文明之主,故称其光。君子德辉之盛而功实,称之有孚也。上云吉,以贞也。柔而能贞德之,吉也。下云吉,以功也,既光而有孚,时可济也。
象曰:君子之光,其晖吉也。
光盛则有晖。晖,光之散也。君子积充而光盛,至于有晖善之至也,故重云吉。
上九,有孚于饮酒,无咎。濡其首,有孚,失是。
九以刚在上,刚之极也。居明之上,明之极也。刚极而能明,则不为躁而为决。明能烛理,刚能断义,居未济之极。非得济之位,无可济之理,则当乐天顺命而已。若否终,则有倾时之变也。未济则无极,而自济之理,故止为未济之极。至诚安于义命而自乐,则可无咎,饮酒自乐也。不乐其处,则忿躁损获,入於凶咎矣。若从乐而耽肆,过礼至濡其首,亦非能安其处也。有孚,自信于中也。失,是失其宜也。如是则於有孚为失也。人之处患难,知其无可奈何而放意不反省,岂安于义命者哉。
象曰:饮酒濡首,亦不知节也。
饮酒至於濡首,不知节之甚也。所以至如是,不能安义命也。能安,则不失其常矣。
伊川易传卷四
六十四卦表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 ← 上卦 ↓ 下卦 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