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程传查询

节卦 兌下坎上
节,《序卦》:涣者离也, 物不可以终离,故受之以节。 物既离散,则当节止之,节所以次涣也。为卦泽上有水,泽之容有限。 泽上置水, 满则不容,为有节之象,故为节。
节,亨。苦节,不可贞。
事既有节,则能致亨通,故节有亨义。 节贵适中,过则苦矣。 节至於苦, 岂能常也。不可固守以为常,不可贞也。
彖曰:节亨,刚柔分而刚得中。
节之道,自有亨义,事有节则能亨也。 又卦之才, 刚柔分处,刚得中而不过,亦所以为节,所以能亨也。
苦节不可贞,其道穷也。
节至於极而苦,则不可坚固。 常守其道,已穷极也。
说以行险,当位以节,中正以通。
以卦才言也。 内兌外坎,说以行险也。人於所说,则不知己,遇艰险则思止。 方说而止,为节之义。 当位以节,五居尊,当位也,在泽上,有节也。 当位而以节,主节者也。 处得中正,节而能通也。中正则通,过则苦矣。
天地节而四时成,节以制度,不伤财,不害民。
推言,节之道:天地有节,故能成四时,无节则失序也。圣人立制度以 为节,故能不伤财害民。人欲之无穷也,茍非节以制度,则侈肆,至於伤财害民矣。
象曰:泽上有水,节。君子以制数度,议德行。
泽之容水有限,过则盈溢,是有节,故为节也。 君子观节之象,以制立 数度,凡物之大小、轻重、高下,文质皆有数度,所以为节也。 数多寡, 度法制,议德行者,存诸中为德,发于外为行。人之德行,当义则中节。议,谓商度求中节也。
初九,不出户庭,无咎。
户庭,户外之庭。门庭,门内之庭。 初以阳在下,上复有应,非能节者也,又当节之初,故戒之谨守,至於不出户庭,则无咎也。 初能固守,终或渝之,不谨於初,安能有卒,故於节之初,为戒甚严也。
象曰:不出户庭,知通塞也。
爻辞,於节之初,戒之谨守,故云不出户庭,则无咎也。 象恐人之泥於言也,故复明之,云:虽当谨守不出户庭,又必知时之通塞也。 通则行,塞则止,义当出则出矣。尾生之信,水至不去,不知通塞也,故君子 贞而不谅。 系辞所解独以言者在人,所节唯言与行。节於言,则行可知,言在当先也。
九二,不出门庭,凶。
二虽刚中之质,然处阴,居说而承柔。处阴,不正也。居说,失刚也。承柔,近邪也。节之道,当以刚中正。 二失其刚中之德,与九五刚中正异矣。不出门庭,不之于外也,谓不从於五也。二、五非阴阳正 应,故不相从。若以刚中之道相合,则可以成节之功。唯其失德、失时,是以凶也。不合於五,乃不正之节也。以刚中正为节,如惩忿窒慾,损过抑有余是也。不正之节,如啬节於用,懦节於行是也。
象曰:不出门庭凶,失时极也。
不能上从九五刚中正之道,成节之功,乃系於私暱之阴柔,是失时之至极,所以凶也。失时,失其所宜也。
六三,不节若,则嗟*若,无咎。
六三不中正,承刚而临险,固宜有咎。然柔顺而和说,若能自节而顺於义,则可以无过,不然则凶咎必至,可伤啑也。故不节若,则嗟若,己所自致,无所归咎也。
注* 啑 : ㄐ一ㄝ叹息
象曰:不节之嗟,又谁咎也。
节则可以免过,而不能自节以致可嗟,将谁咎乎。
六四,安节,亨。
四顺承九五刚中正之道,是以中正为节也。以阴居阴,安于正也。当位为有节之象。下应於初,四坎体水也,水上溢为无节,就下有节也。如四之义,非强节之安于节者也,故能致亨。节以安为善,强守而不安,则不能常,岂能亨也。
象曰:安节之亨,承上道也。
四能安节之义,非一象,独举其重者。上承九五刚中正之道,以为节, 足以亨矣。余善亦不出于中正也。
九五,甘节,吉,往有尚。
九五刚中正之道,居尊位,为节之主。所谓当位以节,中正以通者也。在己则安,行天下则说,从节之甘美者也,其吉可知。以此而行其功大矣,故往,则有可嘉尚也。
象曰:甘节之吉,居位中也。
既居尊位,又得中道,所以吉而有功。节以中为贵,得中则正矣,正不能尽中也。
上六,苦节,贞凶,悔亡。
上六居节之极,节之苦者也。居险之极,亦为若义。固守则凶,悔则凶亡。悔,损过从中之谓也。 节之悔亡,与他卦之悔亡辞同而义异也。
象曰:苦节贞凶,其道穷也。
节既苦而贞固守之,则凶。 盖节之道,至於穷极矣。
六十四卦表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 ← 上卦 ↓ 下卦 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 |||||||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