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弼周易注查询

  艮卦  艮下艮上

艮其背,

【注】目无患也。

不获其身;

【注】所止在后,故不得其身也。

行其庭,不见其人。

【注】相背故也。

无咎。

【注】凡物对面而不相通,否之道也。艮者,止而不相交通之卦也。各止而不相与,何得无咎?唯不相见乃可也。施止于背,不隔物欲,得其所止也。背者,无见之物也。无见则自然静止,静止而无见,则不获其身矣。相背者,虽近而不相见,故行其庭,不见其人也。夫施止不於无见,令物自然而止,而强止之,则姦邪并兴。近而不相得,则凶。其得无咎,艮其背不获其身,行其庭不见其人故也。

彖曰:艮,止也。时止则止,时行则行,动静不失其时,其道光明。

【注】止道不可常用,必施於不可以行;适於其时,道乃光明也。

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

【注】易背曰止,以明背即止也。施止不可於面,施背乃可也。施止于止,不施止于行,得其所矣,故曰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

上下敌应,不相与也。是以不获其身,行其庭不见其人,无咎也。

象曰:兼山,艮;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

【注】各止其所,不侵官也。

初六,艮其趾,无咎;利永贞。

【注】处止之初,行无所之,故止其趾乃得无咎。至静而定,故利永贞。

象曰:艮其趾,未失正也。

六二,艮其腓,不拯其随,其心不快。

【注】随,谓趾也。止其腓,故其趾不拯也。腓体躁而处止,而不得拯其随,又不能退听安静,故其心不快也。

象曰:不拯其随,未退听也。

九三,艮其限,列其夤,厉薰心。

【注】限,身之中也。三当两象之中,故曰艮其限。夤,当中脊之肉也。止加其身,中体而分,故列其夤而忧危薰心也。艮之为义,各止于其所,上下不相与,至中则列矣。列加其夤,危莫甚焉,危亡之忧,乃薰灼其心也。施止体中,其体分焉,体分两主,大器丧矣。

象曰:艮其限,危薰心也。

六四,艮其身,无咎。

【注】中上称身,履得其位,止求诸身,得其所处,故不陷於咎也。

象曰:艮其身,止诸躬也。

【注】自止其躬,不分全体。

六五,艮其辅,言有序,悔亡。

【注】施止于辅,以处於中,故口无择言,能亡其悔也。

象曰:艮其辅,以中正也。

【注】能用中正,故言有序也。

上九,敦艮,吉。

【注】居止之极,极止者也。敦重在上,不陷非妄,宜其吉也。

象曰:敦艮之吉,以厚终也。

六十四卦表

天火字典